2025年2月2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德法教研室通过在线会议形式进行了本学期第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本次活动由教研室主任邸俊燕主持,德法教研室全体专兼职教师参会。
备课会就新学期教学工作安排、上课注意事项等进行了任务布置并组织教师学习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全体教师围绕备课专题进行深入探讨,研讨气氛热烈。

孟媛媛老师介绍了混合式模式创新的经验,认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可通过“理论导学-问题链探究-实践反哺”的教学模式,通过差异化教学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赵晓宇老师提出参与式教学中学生创新性培养的问题,认为问题驱动式学习和反思性评价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课程教学效果。任忠惠老师认为课程教学要把社会实践和课堂教学融汇贯通,采用体验、剖析、参与、合作、调研等方式,通过结构化实践教学设计深化学生的理论认同。王军妮老师从教育心理学维度剖析了积极教学策略的实施路径,认为积极的心理能激发学生的幸福感,获得情感上的美好体验,要通过教学中的积极因素寻找教学动力。张娜老师从教育技术赋能与教学内容革新入手,认为解决目前教学中的难点痛点问题,要积极拥抱现代科技,讲好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成果和新时代伟大变革的创新案例。与会其他老师围绕思政课教学,从教师知识结构优化、理论水平提升、教学设计完善、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展开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张铭钟副院长在总结性讲话中强调,要深刻领会《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的重要意义,推进课程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融合;深化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教学改革,积极打造智慧教学模式;完善常态化教研机制,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学术素养和数字素养。
本次集体备课会的开展,加深了对《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的认识,明确了新学期课程教学的重点和思路,促进了课程团队教学水平的提高。与会教师一致表示,要以此备课会为契机,持续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教育强国战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