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她是鲁迅笔下“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她的事迹激励着无数人,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争取民族解放、社会进步的精神之一。本次我们将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言宣讲团的曹可苗同学介绍这位“真的猛士”——刘和珍。
刘和珍出生于贫民家庭,自小养成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品德。1924年底,“女师大风潮”爆发,刘和珍作为学生会主席,成为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她主笔撰写“驱杨宣言”,与校长杨荫榆进行坚决斗争,虽遭开除学籍、军警入校殴打等迫害,但她毫不畏惧,始终坚守阵地,最终女师大被武力解散,1925年11月女师大复校,她与同学们合影留念,并请鲁迅题词。
1926年3月18日,刘和珍不顾重感冒,以自治会名义组织同学参加天安门示威大会,会后游行至段祺瑞执政府门前示威。面对反动军警的残暴屠杀,她毫不退缩,高举校旗站在队伍前列,最终献出了年仅22岁的生命。
红言宣讲团於汛:鲁迅先生在文中写道:“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句话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洞察,更是对后来者的警醒。刘和珍君和她的战友们选择了爆发,她们以实际行动抗议黑暗,争取光明。虽然她们的生命如同流星般短暂,却划破了漫长的黑夜,留下了永恒的光芒。
红言宣讲团任忆榕:通过曹可苗同学的分享,我认为刘和珍是一位巾帼英雄,她勇于担当。她以笔为剑,抨击时弊,为正义发声。她的勇敢和坚定,让我们看到了女性的力量与光辉,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
在当时没有人权的时代,很多人都选择了沉默,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警示,也是一种激励,警示世人沉默不能改变一切;激励众生,只有奋斗才能实现理想。刘和珍惨死在军阀的枪棍下,却撕下了军阀统治的荒诞面具。她是一个女学生,成为鲁迅笔下的英雄,更唤醒了五四青年的民主风潮,她就是刘和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