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全国两会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学生社区建设作为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通过整合党建资源、创新育人载体、强化队伍协同,构建起“组织建设夯基、队伍入驻领航、学生自治赋能、文化浸润固本”的社区育人新体系,形成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同频共振、管理服务与价值引领深度融合的育人新格局。现将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阶段性成果展示如下:
一、团组织建设:构建“三级联动”红色堡垒
马克思主义学院构建“党团组织—学生会—社团”三级自治体系,实现党组织在学生社区的全覆盖。依托“红色铸魂”党团活动室开展“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学习,建立网格化管理制度强化寝室长引领作用。团组织建设注重规范化发展,通过设立社区学生会服务站、组建学生服务中心等举措,形成多方联动的组织架构,有效夯实基层团建基础。
二、队伍入驻:打造“三航育人”先锋矩阵
学院构建“领航—护航—助航”全链条育人体系,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讲授主题党课,深入学生社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师生常态化谈心谈话机制,在社区设立心理辅导站,精准把握学生思想动态。通过组织就业座谈会等专项活动,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培育出扎根基层的先进典型,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格局。

三、学生参与:创新“三位一体”自治模式
学生自治体系以规范化组织建设为基础,通过开展宿舍文化节等主题活动营造和谐社区环境。学生会服务站高效响应学生诉求,研究生会部门自主策划实施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活动。学院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通过举办“研途领航——优秀研究生”先进事迹展示,形成榜样示范引领效应,相关自治案例经验在校内推广。

四、文化建设:深耕“红言+”思政品牌
“红言”宣讲团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在校内开展“两个结合”“伟大建党精神”等专题宣讲,覆盖10余个学院。创新“互联网+宣讲”模式,录制微课视频并开展基层定制宣讲服务,赴陕西延长石油等能源企业实践调研。通过“马克思主义经典诵读”“红言小剧场”等活动,构建“理论+实践”双轮驱动的文化育人模式,相关成果获全国高校思政文化奖项。

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为实践平台,以“红言”品牌为核心,将理论宣讲的深度与实践育人的温度有机融合,推动红色基因融入青年成长血脉。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党建+思政”双维育人模式,以更富活力的社区生态滋养理想信念,以更接地气的育人实践锤炼青年担当本领,全力打造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的示范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