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团委工作
薪火红言、笃行报国|延安延安
作者:詹诺妍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7-21 12:44:28   点击数:

延安的山川旧址间,曾留下无数先辈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而奋斗的足迹,见证了革命火种的燎原之势与军民同心的峥嵘岁月。

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薪火红言、笃行报国”实践团延安行第九站,来到宝塔山、延安县委县政府旧址和桥儿沟革命旧址,触摸历史印记,感悟延安精神。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作为圣地延安的标志性建筑,宝塔山见证了中国革命的风雨历程,也见证了以延安为代表的中国城市发展的缩影。实践团成员登上宝塔山,俯瞰山河远阔,静听古城新声,体悟革命初心。

在延安宝塔下,宣讲团成员进行了《宝塔山下的誓言》主题宣讲。岁月更迭,宝塔蔚然矗立,它不仅是一座古建筑,更是中国精神的化身,是民族挺立的不屈的脊梁!实践团成员们凝视宝塔,庄重许下报国誓言,晨光熹微,青春的誓言在山间久久回荡。

走进延安县委县政府旧址,简朴的窑洞、斑驳的桌椅,诉说着当年共产党人扎根群众、服务人民的点滴,更镌刻着熠熠生辉的“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在这里,“马背上办公”“炕头开会议”的务实身影,让党的政策化作群众能懂的家常话;“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清廉坚守,让干群之间没有距离、只剩鱼水深情。正是这份精神的滋养,让革命理想在黄土地上深深扎根。

实践团成员列队肃立,全体党员面向党旗、举起右拳,庄严宣誓,铿锵有力的誓言回荡在窑洞间,与“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交相辉映。

桥儿沟革命旧址不仅是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召开地,更是“中国革命文艺”的摇篮。毛泽东同志在此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让革命理论扎根中国土壤;著名的鲁迅艺术文学院在此建立,逐渐明确了文艺为革命服务、为政治服务的方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重大历史关头,文化能发时代先声。”鲁艺旧址里窑洞油灯、墙上乐谱、案头手稿,诉说着文艺工作者以笔为刃的坚守,见证了“以文报国”的烽火岁月。

文艺鼓舞时代进步,版画映刻中华魅力。革命年代,爱国知识青年以革命文艺为抗战服务,陕北版画为革命时期的政治宣传做出了巨大贡献。实践团成员走进陕北版画体验馆,通过亲身体验版画刻印,传承红色基因。在版画制作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切身体会到了革命年代知识青年们“笔墨作刀枪,艺术聚力量”的爱国行为。

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实践团深入了解鲁艺戏剧系、音乐系、文学系的建立和发展,参观延安文艺纪念馆,深深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及其对时代发展的重要意义。实践团成员齐声唱起《歌唱祖国》,嘹亮的歌声在旧址上空回荡,饱含着对党的热爱和对祖国的颂扬,更激荡着新时代青年担当时代使命的奋斗豪情。

从宝塔山的誓言到旧址里的感悟,从版画制作的专注到红歌传唱的激昂,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报国之志正化为行动,青年将在传承延安精神中续写笃行报国新篇章!



版权所属: 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8-2020 school of Marxism .     陕ICP备10002064号

学院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中路58号(雁塔校区)

联系电话:029-85583835(雁塔校区)